2020年4月1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韩志明教授在“第五届首都治理论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超大城市治理”中做了题为《进退裕如:上海精细化抗疫的经验观察》的精彩演讲。韩教授以多个关键词为主线,从上海市的防疫压力、高效精准的防控措施、收放有序的常态防控和精细抗疫之路四个方面总结和介绍了上海疫情防控的基本经验。
首先,上海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口规模巨大,特别是流动人口规模大,有将近1000万的流动人口,疫情正好发生在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之际,人员的跨地区流动带来了沉重的防控压力。上海于1月24日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正式拉了这次抗疫战的序幕。首先启用和扩展了被称为“小汤山”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该中心是2004年建设起来的,原本就预留了各种空间和管线,可满足突发事件的需要。
虽然上海市的人均医疗资源不算多,但上海拥有比较强大的医疗卫生水平,上海市疾控中心有2500余人的强大队伍,可以随时密切跟踪病例情况。上海相关医疗机构及其医疗水平在全国都是居于前列的,其中拥有一大批有着非典、H1N1和埃博拉病毒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的专家,比如著名的“网红”张文宏教授,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此外,上海还先后向湖北派出8批次1600多人的援鄂医疗队伍,也都是医疗队伍中的精兵强将,不仅支援了湖北和武汉,也很好地磨练了队伍。
在具体的防控工作中,上海的实践可以说是属于“少林功夫”,各项措施干净有力,很实也很有效果,具体就是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制定详细的防控方案,从头到尾进行系统的分片包干,在街区、楼宇、楼组、村组和市场等场所都筑牢底线,夯实属地责任。特别是,上海的基层治理体系较为健全,包括社区工作者、业委会、物业企业、楼组长以及志愿者队伍等多种主体,业委会的组建比率有90%,遥遥领先于全国30%的平均数。庞大而健全的基层治理体系在疫情联防联控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上海依托“一网通办”和“一网通管”平台,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力度。在数字化手段的支撑下,各辖区内的商务楼宇、企业、沿街商铺,所有与疫情防控有关的信息都一目了然,社区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分片包干进一步强化。“一网通管”将基层摸排的大数据汇总和分析,为社区疫情研判和决策提供支持。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上海上线了“随申码”,采用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人员健康状况一清二楚,助力了精准防控。上海还推行“三个覆盖”“三个一律”和“三个100%”等机制,切实落实防控措施。
此外,韩教授还指出,自疫情爆发至今,上海的新闻发布工作也是可圈可点的。上海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每周发布一次消息。2020年上海市升级了“透明按钮”,坚持每天一次的发布,发布主体非常多元,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等都参与进来,不但内容很丰富,形式也有创新。这些不仅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本地疫情的进展情况,也很好地树立了政府开放透明的良好形象。
最后,韩教授总结道,上海面对沉重的防疫压力,防控工作始终是比较温和的、理性的和平静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条不紊,做到了精心设计、精准施策和精益求精,城市也基本上维持了比较正常的运行,没有特别过激的措施,人民群众的素质比较高,也比较配合,在常规治理和应急管理之间的切换也是自如的,这些都依赖于常规管理建立起来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社区治理方面所具有的内功。当然,从未来的防控工作看,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体的作用、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及减轻社区治理的负担等,也还有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本文系嘉宾4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五届首都治理论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超大城市治理”上的专题报告,根据嘉宾演讲内容整理,已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