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下午,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于文轩在“第一届首都治理论坛暨首届首都治理最佳实践评选启动仪式”上做了题为《新加坡社区治理及其对首都社区治理的启示》的专题报告,通过介绍新加坡执政党主导下社区自治的经验,为我国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首先,于教授对于新加坡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居住密度高,人口来源和宗教信仰复杂,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和农业,高度城市化。新加坡城市社区管理高度精细化,有精妙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主要分两个部分,其一是硬件管理部分,包括市镇理事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主要由执政党来领导,负责辖区的组屋和硬件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其二是软件部分——法定基层组织,包括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半官方性质的非政党的社会志愿组织。新加坡社区管理的领导者和主要参与者是社区党员。新加坡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执政政党主导的社区自治。
其次,于文轩教授发现新加坡的社区管理具有建管并重和自主发展的特征。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网点在社区建设之初就配备完善,作为社区管理的“硬件”,市镇理事会与居民共同参与设施管理、共同承担设施维护工作。公众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等“软件”的存在更好地促进了业主自治,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并及时向政府反馈民众意见。此外,新加坡人民协会有意识地培养大批社区基层领袖,发挥了精英在社区治理中作用。新加坡的国家奖励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鼓励民众参与基层自治,同时也节约了治理的行政成本。
最后,于文轩教授讨论了六点关于社区治理的启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制度发展轨迹,我们需要破除对西方民主和西方治理的迷信,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理道路;在动态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如何实现对社会和社区有效的治理,应该依靠的是社会动员还是政治动员;思考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的制度建设作用;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执政党如何识别和吸纳政治精英;通过执政党主导的社区自治,实现社区活力和政治统治的统一;执政党如何面对反对声音的挑战,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本文系嘉宾5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一届首都治理论坛暨首届首都治理最佳实践评选启动仪式”上的专题报告,根据嘉宾演讲内容整理,已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