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CHINESE
研究动态
【第六届首都治理论坛】高翔 ▏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的进度与限度
日期:2020-07-12 作者:

2020年6月21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主任高翔副教授在“第六届首都治理论坛——超大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上做了题为《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的进度与限度》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城市大脑的基本概念、浙江省城市大脑的建设方式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限度,搭建了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的三层次分析框架,为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首先,高翔副教授对城市大脑的概念进行了介绍。2019年《浙江省“城市大脑”建设应用行动方案》提出,城市大脑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支撑社会、经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开放式智能运营平台,是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综合应用工具。城市大脑为城市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涉及三项主要技术,即自然语言数字化、双向实时数据传递、数据分析辅助治理。在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信息是一个关键的变量,城市大脑解决了超大城市治理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分配和处理这三大难题。

其次,高翔副教授以杭州市的交通治堵为例,详细阐述了城市大脑辅助城市治理的完整过程。从技术应用上来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数字技术支撑的及时信息获取。一方面,杭州市升级了3400个路面球机监控,通过视频识别路面交通信息,实时感知关键交通指标。另一方面,杭州市基于互联网地图、警察叔叔APP、广播电台等,鼓励公民参与反馈交通信息。第二阶段——数字技术支撑的优化决策。获取交通信息后,在处置信息上,杭州市基于实时路面信息,自动发现110种警情,建立规范标准,形成97种闭环处置模式,实现自动巡检、自动报警,替代人工视频、路面巡逻。在辅助决策上,杭州市城市大脑基于自动处置的报警信息+周边警力分布信息,提供辅助交通部门就近调度警力处置。此外,紧急时刻可以进行交通干预,通过控制交通信号灯等,为110、119和120等救援车辆提供救援快速通道。通过以上精准的信息搜集、使用方式,杭州市切实改善了道路交通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总的来说,治理过程为首先明确需求导向,其次运用技术获取恰当信息,最后通过组织和制度供给方式来引导行动。

杭州的交通治堵工作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在数字时代,数据量的增加本身并不能够带来更高的城市治理质量。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公共管理者的核心任务是在海量信息中选取明智决策最需要的关键信息。城市大脑运用数字技术支撑城市治理时,流程清晰明确,无须过于复杂的信息,所需数据均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然而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数字化工作重点依然放在15分钟参观型大屏建设、大规模无目标的数据汇集以及缺乏边界的数据采集和运用上,极易引发监控国家的数字治理隐患,各地亟需警惕数字治理的内卷化现象。

紧接着,高翔副教授指出了当前城市大脑等数字治理实践面临的主要限度,包括社会科学的缺位、理念的碰撞以及治理的组织问题。第一是社会科学的缺位。当前我们讨论数字治理时,大多采用政策语言,未来我们需要更多从社会科学等学术语境的角度进行讨论和研究,推动治理理论的发展。第二是理念的碰撞。人是被治理的对象,还是人本身是城市治理的主体?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否会造成发展型政府的再度扩张和群己界限的持续模糊?这些问题要求我们深入思考人和技术以及政府和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是治理的组织问题。在治理过程中,问题识别和恰当的信息搜集与分配都离不开组织结构设计。

最后,高翔副教授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的三层次分析框架,即宏观层面上数据驱动的政府职能转变、中观层面上数据驱动的组织结构变迁以及微观层面上数字时代的治理工具创新。当前我们关注多为微观层面的治理工具创新,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讲,未来还需更多地聚焦于中观、宏观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变迁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推动数字治理学术研究的持续发展,为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文稿整理:叶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