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CHINESE
研究动态
“垃圾分类与社会文明”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2021-04-21 作者:


2021年4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联合主办的“垃圾分类与社会文明”论坛以“线下+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办。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兼国发院执行院长严金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柏瑛,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法学院教授竺效,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王卫东,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研究员、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本,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任李京华,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唐莹莹等领导和专家参加论坛。

微信图片_20210421124923.jpg

论坛分为开幕致辞、报告发布和主旨演讲三个环节,参会领导和专家以“分类新时代、发展新未来”为主题,围绕北京市垃圾分类与减量这一“关键小事”进行专题研讨,涵盖首都社区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分类法治体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社会公民角色、社会组织作用等多个议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首先作开幕致辞,他指出,本次论坛恰逢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主要讨论两方面工作,一是发布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成果和调研报告,二是围绕生活垃圾分类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专题研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此次会议共商北京市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可谓及时应时,以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推进北京市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刘元春副校长还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和首发院在提升首都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北京垃圾分类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最后,刘元春副校长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随后发表致辞演讲。张淼书记代表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张淼书记高度认可了首发院在2020年为市政府决策做出的贡献并提出了三点期望:第一,要把握智库的定位,自觉担负起智库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职责使命;第二,坚守初心使命,高质量服务首都发展大局,落实新发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三,立足长远发展,打造百年思想库,结合人大首发院的目标定位和研究领域特色,塑造专业领域权威智库品牌。

北京市副秘书长韩耕做总结致辞,他首先回溯了202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开展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和垃圾分类两手抓,坚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按期实施,促进资源、机制的有效整合。其次,韩耕副秘书长总结并感谢了人大首发院一年来的高质量成果,人大首发院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民意调查和理性思考相融通,建言献策大力支持了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最后,韩耕副秘书长指出,未来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率先落实普遍推行的垃圾分类制度,牢固树立首善意识、首善标准,推动垃圾分类向智能化前进,加快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孙新军主任作了题为“新分类时代的北京实践与北京探索”的工作总结。孙新军主任指出,一年来全市上下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狠抓科学治理、长效机制、习惯养成三个关键,扎实推进,完成了阶段目标,取得了预期成效,但是离社会希望的首善标准以及全体市民自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还有一段距离,需要持续发力,长效推进,久久为功。

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王卫东发布“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追踪调查(2020-2021)”结果,该调查旨在密切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北京市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时发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映民意和民声,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提供数据支撑。调研组对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年满18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概率随机抽样和三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存在厨余垃圾不破袋投放、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但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工作支持度持续在高位。调研组将在5月初启动第四次调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柏瑛教授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作了题为“以多元共治提升首都社区生活垃圾治理的可持续能力”的精彩发言。孙教授指出,垃圾分类的推行,体现了居民文明,公共治理模式文明,以及政府的前瞻性理念。在此基础上,孙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概念,她特别指出: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是基层治理的标杆,也是常规化与制度化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关于垃圾分类治理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孙教授围绕“基层治理平台中的共同生产”这一议题,讲解了多个重点城市中垃圾分类治理的推进模式——主要包括引导、强制、自发、混合这四种模式,并从不同维度归类并分析了典型的社区垃圾分类治理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法学院教授竺效以“完善法治体系促进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为题,从法治的角度讲解了我国垃圾分类的立法、执法现状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关于立法与执法的现状,竺教授总结了各个直辖市,尤其是北京市关于垃圾分类的立法成果与问题。其中,主要的成果包括结构完整、覆盖范围广的现有法规体系,以及执法的常态化。而主要的问题则包括立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不明确、配套规定欠缺,以及执法中的宣传引导不足、居民参与度低、主体责任未充分落实、执法资源投入不到位。针对这些现状,竺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规可操作性,强化公众参与,注重对公众便利友好,注重整体环境成本及环境治理等。

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研究员、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本作了以“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选择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为题的精彩发言。马教授首先指出,北京市在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面对这一高难度、系统性、复杂且多元化的管理过程,整个社会通过共同努力在垃圾分类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马教授由此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垃圾分类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他主要讲解了三类政策工具——经济激励、信息提供、命令控制,并细致分析了三类政策工具各自的手段、特征及应用场景。以这三类政策工具为立足点,马教授在发言的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垃圾分类治理的建议。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任李京华从公民行为与品德的角度,发表了题为“做高尚的社会公民——垃圾分类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的精彩发言。李京华主任讲述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参加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活动的过程,展示了这些活动在提升公民垃圾分类意识,促进自发行动等方面所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李主任讲述了其在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过程中所遵循与推广的务实原则、贴近原则、以及一系列的心态与方法。李主任指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未来的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工作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与促进农业发展、维护能源安全、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等行动协同推进,进一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促进公民群体为改善生活环境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的唐莹莹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社会组织在垃圾分类中的定位和作用”为题,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切入,讲述了其推动垃圾分类治理的亲身经历。她讲述了其在自主、志愿推动垃圾分类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做法——包括“辛庄模式”与“兴寿模式”、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从创立这一社会组织、进行社区调研与探索、识别垃圾分类利益相关方及其需求,到建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再到进一步的沟通培训与方案实施,其组织发展与工作开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她指出,北京市关于垃圾分类的立法规定明确规定了各主体职责,尤其强调了明确党建引领,而这也有利于人们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垃圾治理中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210421124935.jpg

论坛最后,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对五位发言人的演讲进行了简要总结。李教授指出,五位发言人分别从社会治理、法治、政策工具、公民、社会组织等多个维度,向大家展现了垃圾分类治理的完整图景。垃圾分类“小事不小”,既体现了社会文明的提升,也体现了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与政府还应接续努力,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与交谈,推动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生产与行动,进而努力达到通过垃圾分类治理改善全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