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续写北京千年古都建设,谋划华夏大地发展新篇章,描绘雄安新区壮丽蓝图。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起着战略引领作用。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是以规划实施为基础和前提。本文提出雄安新区规划实施的四大保障和两个建议。
(一)雄安新区规划实施四大保障
第一,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在根本上确保了雄安新区规划实施的方向和秩序。为解决首都“大城市病”探索中国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长期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雄安新区作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确立发展理念、城市定位、空间选址、规划编制、规划发布实施全过程,都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
在《纲要》第十章第二节“建立规划实施制度机制”中明确提出:雄安新区规划实施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规划执行中遇有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请示报告。”这确保了雄安新区规划实施将始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积极稳妥和有序地推进。
第二,全方位高品质的生活保障。雄安新区规划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建构了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
包括以高标准配置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全覆盖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建“雄安大学”,发展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老年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学院;建设集临床服务、医疗教育、医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区域卫生应急体系和专科医院;以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为载体的高端公共文化资源;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协调发展的高智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建设“城市-组团-社区-邻里-街坊”五级公共服务和生活设施配套。布局与产业发展、就业空间相匹配的住房体系,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形成供需匹配、结构合理、流转有序、支出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应格局。
借鉴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新城市议程》“cities for all”的核心理念,雄安新区要建设人人共享的城市,保障新区居民都可以享有可支付健康住房,赋予了雄安新区对企业家、高端人才以及就业队伍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第三,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保障。白洋淀是华北明珠,是华北平原水域面积最大的淀泊,有“华北之肾”之称,湿地特性突出,淀泊风光独特,具有重大的区域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以白洋淀作为生态本底,为雄安新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区域性保障,为建构高品质城市空间秩序提供了基础条件,充分利用生态本底,加以合理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雄安新区完全有可能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形成大型郊野生态公园,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
第四,前沿高端的产业支撑。《纲要》明确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从零起步的雄安新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必须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条件:
1,集中承担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雄安新区产业发展奠定高起点。
2,全球领先数字城市的独特魅力将成为雄安新区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吸引一流企业家聚集雄安发展。
3,上述由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环境形成的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
虽然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具备了规划实施的四大保障,但是仍然面临着两个基本难题:第一,如何在规范发展高端产业的同时,满足配套产业及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灵活性发展需求的难题;第二,雄安新区高品质发展如何避免类似“环京津贫困带”难题?为此提出两个建议。
(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实施的两个建议
第一,建立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差异化作用机制,避免雄安新区非基础性产业功能缺失。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包括基础产业和非基础性产业两个部分。雄安的基础产业与雄安新区规划发展的主旋律一样,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性特征。雄安新区高端产业、高端人群和高端设施的高质量运行,必然诞生多样化的、灵活多变的细分市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在非基础产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才能够满足雄安新区城市高位发展对城市日常运行的基础性需求,避免由于非基础性产业功能缺失导致高端设施布局齐全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低质量并存的现象。
第二,建立区域与人口管理过程中雄安新区主城区与周边区域共建共享机制,避免产生“雄安孤岛”现象。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构成《纲要》极具挑战性的战略任务。《纲要》提出,本次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高阳县龙化乡,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在起步区适当区域规划建设启动区,面积20-30平方公里,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新区规划建设区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也即起步区人口约20-30万人。雄安新区的人口管理很长时间面临着新区主城区与新区其他区域二元结构刚性的矛盾。
总体来看,雄安新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但是民间资本活跃,经济发展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雄安新区范围内原居民约100万左右,其人口规模在很长时间都会远远大于雄安新区建成区内的人口规模。为了促进雄安新区主城区内外协同发展,不仅需要规划图中理想的空间结构,更加需要建立雄安新区主城区与周边地区共建共享机制,需要细致系统地考虑新区内原居民在生产生活转型中如何分享“雄安效应”。
为此需要在雄安新区范围内广泛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进公共基础设施同步惠及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普遍推进职业教育和**化教育,促进本地产业重组和技术结构升级,充分发挥本地民资充裕活跃的特征,对本地居民放开新区非基础产业发展市场,使雄安发展惠及周边地区,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范,让雄安新区新老居民同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