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CHINESE
智库动态观点
韩志明:上海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之路
日期:2019-06-21 作者:

2019年5月28日,在“第一届首都治理论坛暨首届首都治理最佳实践评选启动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韩志明教授就“上海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之路”发表了专题演讲,介绍了上海精细化管理的历程、举措和经验,为城市推进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启示。韩教授的发言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韩志明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意义。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是指综合运用法律、市场、行政和社会自治等手段,通过城市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细节、专业、规范、智慧、卓越”等为内涵的城市管理模式。韩教授认为精细化管理超越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形态,在理念上信奉理性、专业和科学,在过程上强调标准化管理和透明度,在主体上倡导多元协同共治。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更加专业的、科学的、细致的和有效的管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城市管理迈向精细化的管理。

二、上海城市管理的历史回顾。韩教授指出,上海地处长三角,自古以来就深受江浙文化的浸润,有委婉、细腻和精明的文化传统。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在上海建立起具有独立王国性质的租界,引入了很多城市管理的经验,带动了上海中西结合的海派特色的城市管理文化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上海不断探索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实践,在城市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办法》,网格化的管理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上海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优势。韩教授从经济、技术、社会基础、制度与组织四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先天优势。首次,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投入使得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资源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其次,上海网格化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技术平台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优势。再者,上海的小区业委会制度、楼长制、居委会“三会”制度以及社工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最后,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协调性机构,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四、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举措。韩教授指出上海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核心”、“推进三全”、“力促四化”。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建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时空管理体系,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努力实现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积极动员社会资源,提高治理过程的透明度、可见性和可控性。这些特点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将为其他城市的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五、上海经验的有益启示。韩教授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的经验启示。第一,立足于便民、为民的出发点,服务于市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第二,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治理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第三,建立明晰可辨的管理标准和相应的协调以及执行机构,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第四,大力引导社会参与,形成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六、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思考。在上海经验的启发下,今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静态性管理转向流动性治理,从技术性管理增加情感性治理,平衡政府部门的职能划分,畅通社会组织和公众有序参与的渠道。此外,韩教授也指出城市管理在不断提升治理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平衡管理的精细化和模糊化,给城市的审美和人文留下必要空间。


(本文系嘉宾5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一届首都治理论坛暨首届首都治理最佳实践评选启动仪式”上的专题报告,根据嘉宾演讲内容整理,已经本人审核)

  

文稿整理:满彩霞
编辑:李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