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在1826年, 冯•杜能 (von Thünnen, 1783-1850) 在《孤立国》一书中描绘了土地利用的圈层结构, 指出到集市的距离和运输成本及其引起的级差地租是形成土地利用空间分化的原因。可以说, 这是空间经济分析的最早尝试。遗憾的是, 杜能的空间经济分析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杜能同时代的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 但级差地租是由土地肥沃度差异引起的, 而不是空间区位的差异引起的, 从而把经济学带入了一个没有空间的世界。之后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不承认空间的存在。空间不可能定理也使得空间经济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空间不可能定理 (Starrett, 1978) 指出, 在一个均质空间里, 不存在包含运输成本和区域间贸易的竞争均衡。 (1) 也就是说, 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机制无法解释均质空间中集聚的发生。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 只有以下几种情形下, 才能使得空间“不可能”成为“可能”。一是空间是非均质的, 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三是空间外部性的存在。因此, 直到以克鲁格曼 (Krugman) 、藤田昌久 (Masahisa Fujita) 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者发表了一系列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关于空间的经济学研究成果, 才突破了空间不可能定理的束缚, 使空间“不可能”成为“可能”, 也使得经济学理论回归到含有空间色彩的世界。而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标志着空间经济学获得了主流经济学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