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CHINESE
研究动态
【第六届首都治理论坛】孟天广丨数字技术服务城市治理,不能忘记以市民视角看问题
日期:2020-07-14 作者:

6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首都治理论坛在线举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孟天广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孟天广表示,在数字技术服务超大城市治理时,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以市民视角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赋权和赋能两种机制去激活数据资源和数据技术对城市治理的作用。简而言之,我们必须要走数字化之路,但是可以对数字化之路进行一定引导。

众所周知,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改造我们的社会体系。一些新兴科技渗透到日常生活工作中,政府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让数字化转型更有助于提升治理质量?

孟天广认为,与前三次科技革命相比,政治因素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世界各国,事实上都是政府出面推动,例如各国正在扶持的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战略等等。所以,在数字技术方面,各国产生了一些竞争。

从古至今,政府的信息处理能力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而数字技术带动了城市社会系统的发育。从技术和治理的互动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包括世界都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化阶段。对应到中国,就是从朱镕基总理时期到2010年左右,是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包括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等等,有助于提升信息处理效率;2010年之后,第二个阶段是大数据阶段。这期间,网络的普及降低了信息采集处理的空间成本问题,降低了交互成本;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人工智能阶段。对政府而言,如何从海量数据里面提炼有助于理解社会运行的知识最重要。

关于数字技术如何驱动治理现代化的问题,孟天广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进入数字时代之后,社会治理环境发生变化,这必然导致治理结构的转型。数字时代更有助于构建一个合作式的治理环境;第二,数字要素能够提升国家信息能力。因为数据爆炸,数据时代的信息困境比原来还要严重,筛选信息很重要;第三,制定规则规范数字资源,由立法机构实施;第四,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数字治理可以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率。

除了技术改造,城市治理的优化还需要什么?市民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孟天广总结了两点:

1、信息要普惠。中国在建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时,普惠色彩很鲜明,惠民程度可能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强。边缘地区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使用互联网信息通讯基础设施,这有助于削弱数字鸿沟。

2、“共商共建共享”格局。总书记曾说:“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数字技术能够给城市治理带来的贡献有三个:一是技术赋权,二是数据赋能,三是集体赋智,在决策的时候需要市民跟政府集体赋智。

最后,孟天广表示,这次新冠疫情使得整个社会治理的参与方式开始数字化转型,公众倾向于通过线上方式跟政府互动,这个趋势或许是不可逆的。总之,数字技术要服务好超大城市的治理,需要坚持两条道路,一是人民城市,二是智能化(数字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