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CHINESE
研究动态
【第五届首都治理论坛】锁利铭 | 中国卫生防疫的区域府际合作:进展、特征和未来取向
日期:2020-05-04 作者:锁利铭

2020年4月18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锁利铭教授在“第五届首都治理论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超大城市治理”上以《中国卫生防疫的区域府际合作:进展、特征和未来取向》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首先,锁教授提出了“共同体”和“平战结合”的两个重要背景,进而从疫情扩散的跨区域性、疫情应对的跨区域性、法律法规制度化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关注区域卫生防疫合作的原因。中国的区域卫生防疫合作,经历了以制度驱动为特征的港澳回归初期、以事件驱动为特征的后“非典”时期、以战略驱动为特征的区域战略新时期三个阶段。当前区域卫生防疫合作存在区域上不均衡、水平上不充分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区域覆盖面差距较大,区域间不平衡状况明显,已有机制缺乏实施有效性的保障,机制建设不充分问题突出。

卫生防疫治理的超强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带来集体行动困境,进而影响合作对象选择和机制建立。从这一研究逻辑起点出发,锁教授以“泛珠三角区域”为案例,考察了地方政府间公共卫生防疫领域合作的特点。泛珠三角区域较早且持续地开展卫生防疫合作,卫生防疫合作整体上呈现出协议总量不大、参与程度不均衡的特征。在合作对象选择方面,合作意愿网络并未形成所有行动者的连接,意愿强度处于非均衡状态,粤港澳地区形成小网络;合作协议网络整体呈现出大而松散的特征,大网络中嵌套着一个粤港澳紧密子网络,内陆九省区之间联系较为密切,但内陆与港澳之间的专题性合作仍然偏低。在合作方式选择方面,多边的非正式的协商性会议最受欢迎。

最后,锁教授基于外生冲击的内生化、单一事件的泛在化、短期治理的长期化的新特征,提出了发展我国卫生防疫的区域合作建议。第一,战略层面强化区域治理顶层设计,将战略区域与治理区域进一步融合,形成区域全覆盖的治理边界;第二,实现以“经济连接”为基础的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等区域的功能整合、升级转型;第三,实现结构重塑,形成大范围区域数据共享网络+小范围核心应急处置网络的多层嵌套区域网络结构;第四,面对新场景,加强不同功能、不同目标、不同周期府际网络的关联与耦合的区域治理新问题的研究。

(本文系嘉宾4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五届首都治理论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超大城市治理”上的专题报告,根据嘉宾演讲内容整理,已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