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CHINESE
研究动态
第三届首都治理论坛:“城市的人民性及其治理意蕴”在人民大学顺利举行
日期:2019-09-24 作者:

2019年9月21日,第三届首都治理论坛:“城市的人民性及其治理意蕴”在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市社科联、市规划办智库工作部主任程文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文钊,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侯新立等与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以及北京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发展网等多家媒体共百余人参加。



刘元春副校长在致辞中谈到,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首发院”)是北京市首批高端智库建设单位之一,牢牢把握首都城市“四个中心”战略定位,针对首都治理、京津冀一体化等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指出站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围绕人民性及城市治理这两个关键词,共同探讨总结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奋斗历程,立意深远,并希望专家学者们能够为治理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提供智慧之道,为城市的美好未来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积极建言献策。



程文进主任在致辞中肯定了人大首发院在为北京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期待首发院对首都治理尤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相关实践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也将继续为广大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服务,推动首都社科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开峰院长、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李文钊副院长、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孔繁斌院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马亮教授分别主持了本次论坛的四场主题演讲,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16位学者从公共管理、社区治理、集体行动、自然秩序、大数据、城市规划、专业主义、公共服务、界面政府、政治统合、政策创新等学术视角解读城市的人民性及治理的内涵,为大家呈现了异彩纷呈的相关主题演讲。“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妙语连珠、思维碰撞,通过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为城市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第二阶段 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主题演讲。



首先,杨开峰教授以“城市的人民性:公共管理视角”为主题进行了发言。杨教授指出,人民性是公共性的核心,公共性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需要回答为谁负责,向谁忠诚的问题。他认为,从形式人民性、规范人民性到实质人民性需要决策人民性,即通过公共决策过程来实现,良好的公共管理是实现城市人民性的保障。此外,由于人民具有多元性、偏好可变性、他在性、局限性、正义性和时空性等特质,公共管理应从价值观、体制机制、政策、战略和绩效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关注不同行动者在参与协商、合法化和执行过程中的角色,通过公共价值创造的逻辑与过程找到具有人民性的答案。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教授就“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为题进行了分享。姜教授对城市、社区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进行了理论溯源,发现社区治理正是城市社会的“源头治理”。以成都为样本,姜教授发现其社区治理过程中形成了“一核双轮三维四态五方略”的战略系统。成都社区治理的人民性体现在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通过党建引领人民参与,做到发展治理为了人民。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以江苏基层“1+4”集成改革为例,探讨了治理的组织基础重构。“1”指的是党的全面领导,“4”指的是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村镇治理一张网、指挥调度一中心。孔教授认为,江苏政府组织职能履行模式的变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体现,它做到了“前台去专业化,后台专业集成化”,这是信息交换机制公开的必然结果。城市的人民性即城市治理以人民为中心,这意味着官僚主义的退场,需要政府组织实现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亚华教授围绕“中国情境下公共治理的集体行动逻辑”进行了讨论。他从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国情丰富了公共治理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的内容,以水治理为主题,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用水户协会改革和河长制的实践,探究当代中国“治理失灵”的难题。他认为我国各个公共治理领域呈现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模式特征,党政引导社会参与和准市场是转型期中国公共治理的集体行动逻辑。

第三阶段 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钊教授主持第三阶段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围绕“城市小区治理的自然秩序原理”发表了精彩演讲。毛寿龙教授指出中国城市的价值取向是人民性,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他以小区设施权属为着眼点,指出小区空间内会成长起公共、开放却分立的自然秩序、带有法律法规执行部门要素的政府秩序和开发商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秩序,不同秩序维度之间存在着冲突。他认为应按照自然秩序原理,考虑到人民的复杂性、区域性、开放性、分立的权属和公共的附属权属以及公共所有、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做好小区治理,体现城市的人民性。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何艳玲教授就“城市、资本与人民——中国城治70年”进行了主题发言。何教授指出城市性质体现在城市与资本相契合,生产生活活动在生产、居住、社会活动和流通空间中集聚,集聚带来剩余利润,也会带来不同类型空间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城市公共服务的拥挤性。集聚、积累与竞争伴随而来的是城市风险,即社会分层空间化的空间失衡、资本导向下城市再分配弱化的分配失衡和复杂性的权利失衡。从城市风险的角度,她认为城市的人民性是指将人民权利置于首位,达到自上而下的权利共识,基于人的多重属性进行制度设计和结构安排。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孟天广副教授及博士后赵金旭围绕“大数据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做出了讨论。在社会快速转型背景下,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着众多挑战。而大数据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技驱动力,政府应该通过大数据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和智能化社会治理工具,早日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赵博士结合12345热线、人民网地方政府留言板等大数据应用案例,从城市感知系统、社会需求监测、社会风险预警和社会治理决策等角度阐释了智能化社会治理的内涵与意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教授围绕“数字政府:创新与转型”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黄教授梳理了中国数字政府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指出了数字政府的概念、核心信念、最新理念和数字政府研究模型,并且提出应辩证看待数字政府的作用。此外,数字政府创新要首选数字化,即无论企业、公众还是公务员,获取公共服务或做出公共决策的第一选择是基于数字化政府平台。数字政府转型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赋权;对不同层次数据权利的思考与规划可为数字政府提供一种系统化的转型路径。

第四阶段 主题演讲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主持第四阶段主题演讲。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教授就“作为媒介的公共空间:以社会交往为中心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为题进行了讨论。熊教授分析了影响邻里社会交往的六大因素,认为作为媒介的公共空间可以诱发人们的社交需求与动机。他比较了以公共秩序为中心和以社会交往为中心的城市规划与管理,认为城市规划需要“留白”,为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创造条件。进而指出促进城市社区居民交往的途径在于:以社区营造为起点;以公共服务为支点;党建引领,攀亲结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关系相互强化;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以志愿服务带动和谐邻里关系建设。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于文轩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专业主义与公民参与:新加坡实践”。他从新加坡的社会现象与治理现状出发,结合论坛主题“人民性”,探讨了专业主义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自1985年起,新加坡一直在两者间寻求平衡,逐渐发展为绩效驱动的精英治理模式,可以说其公民参与基本上停留在公民咨询型的阶段。但即使在新加坡这样高度讲究精英治理、实用主义和行政效率的国家,也开始面临公众多样化需求和需要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应对民众需求的问题。因此,如何处理专业主义和公共参与的关系、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公民参与、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需反思公民希望参与的原因及其背后专业主义欠缺的问题。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学军教授围绕“从合作生产到价值共创:公共服务生产的范式转换及其对城市治理的启示”发表了精彩演讲。王教授首先展现了从合作生产到价值共创的理论图谱演变过程。公共服务生产不仅需要关注合作生产的效率,也应重视以公民为中心的多元价值创造。由此,应在公共领域内进行价值共创,强调构建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公共服务系统,打破政府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服务生产过程的主导,将公众置于核心位置。王教授还指出,价值共创对我国城市公共服务具有一定的启示,公共价值可以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根本导向,政府可以在市场化改革中建立健全价值共创的体制机制,培育积极的公众主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公共管理学院马亮教授做了主题为“数字政府与以民为先”的精彩发言。他从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理论出发,指出了我国典型的关系型社会模式,探讨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正式规则与“关系”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数字政府如何影响政民关系。他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找关系的比例和找关系办成事的比例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横向维度来看,省会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找关系的比例呈负相关。最后,马亮教授从社会公平、不同群体损益与感知、不同地区和领域的差别角度讨论了潜规则显性化的问题。

第五阶段 主题演讲

马亮教授随后主持了第五阶段的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界面政府理论,为理解互联网时代中国政府改革提供了新视角。他指出,互联网时代加剧了专业化分工与需求一体化之间矛盾,对政府协调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政府随即开启了“互联网+政府”的变革,然而现有理论不足以提供很好的解释。因此,李文钊教授提出了以界面政府理论来理解政府改革实践背后的逻辑。界面重构作为一种政府改革的新模式,可体现为决策、规划、审批、互动、监管界面重构等多个方面,实现多样化的政府界面重构改革。未来要以人民为中心对政府界面进行全面重构,实现功能、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有效平衡。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宋雄伟副教授的发言主题为“政治统合的限度:一个县域治理中“人民性”政策转化的案例分析”。他从统合主义、法团主义的理论层面及其适用性争论出发,结合中国的“政治”和“国家社会关系”,对“政治统合”的概念进行了修正,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空白。宋教授以H省X县的“人民性”政策为例,探讨了政治统合的限度。他认为政治统合所称赞的“克服行政科层病,集聚资源,动员体制”并不是“顺理成章”的,我们不能忽视它在中国的源头“政党”内部的实际状态。同时,不能忽视政党内部的“权力矩阵”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赵慧助理教授探讨了央地互动下的城市创新空间与行动策略。在中央政府持续参与的政策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在不同的政策情境下创新?赵老师以对城市低保制度发展历程的分析来回答此问题。她将城市低保制度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创新空间从未界定到出现再到明确,行动策略也由争取创新空间到争取有利政策内涵再到创新空间边界的双向调适。通过研究,她发现,地方政府的创新动机、创新方式以及行动策略会因创新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地方政府在自下而上的政策扩散阶段,在自上而下、双向互动的阶段都主动创新,推动中央政策的变化;同时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在社会政策中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张友浪助理教授以“Professionalism versus Politicization: Uncovering Civil Servants’ Preferences for Non-Profit Partners in China”为题进行了发言。为了解我国公务员在与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时对于专业化和政治化的偏好问题,他对我国9个省份797个公务员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调查,并运用联合实验法予以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公务员更倾向于与专业能力更强和政治上更安全可靠的非营利组织合作;第二,尽管公务员与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时会综合考虑专业化和政治化因素,但政治化是优先考虑的方面。该研究扩展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关系现有研究的实证范围,从公务员个体的微观层面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间伙伴关系的建立过程。

在会议现场互动环节,与会人员针对会议内容积极提问,各位专家进行了无私解答与分享。本次论坛干货满满,它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全国不同高校、不同院系师生之间关于城市人民性和城市治理问题的探讨与交流,同时也为未来首都的治理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首都治理论坛是人大首发院发起主办的主题交流活动,旨在为相关政府单位、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打造长期、有效的学术沟通桥梁,传达、解读最新的公共政策,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反馈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为首都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做出实际贡献。)

文字:叶旭雯、王沁泉、翟文康、黄藤、李芯锐、李可欣

编辑:李雪伟